|
在AI算力需求呈指數級爆發的2025年,AIDC(人工智能數據中心)已成為全球能源與科技產業的競爭焦點。國際能源署(IEA)預測,到2026年全球數據中心總耗電量將突破800TWh,四年內增長75%,而每100MW數據中心將帶動450-800MWh儲能需求,推動該細分賽道2024-2030年復合增速超80%。在此背景下,南都電源、雙登股份等傳統儲能企業憑借技術積淀跨界突圍,在AIDC儲能領域交出亮眼成績單,成為行業轉型的標桿范本。
南都電源:半固態電池技術拿下全球最大訂單
南都電源的跨界突破始于固態電池領域的技術攻堅。作為儲能行業的資深玩家,公司精準捕捉到AIDC對儲能電池“高安全、長壽命、高能量密度”的核心訴求,歷時五年研發的半固態電池今年終于迎來規模化落地——成功中標總容量達2.8GWh的新型電力儲能項目,不僅位居全國同類項目首位,更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半固態電池應用案例。

該項目分三部分落地大灣區,其中深圳1.2GWh、汕尾兩個項目各800MW,全部采用南都自研的314Ah半固態儲能電池。相較于傳統鋰電池,這款半固態產品在關鍵性能上實現質的飛躍:通過引入固態電解質替代液態電解液,徹底解決了漏液、熱失控等安全隱患,針刺測試中無明火、無爆炸;循環壽命突破12000次,遠超行業平均的6000次標準,完美匹配AIDC儲能系統10年以上的服役需求;能量密度提升至320Wh/kg,可減少20%的占地面積,適配數據中心緊湊的空間布局。項目建成后,每年可消納超10億度新能源電力,為大灣區AIDC集群提供穩定備電,同時年減碳約100萬噸,實現技術性能與綠色價值的雙重突破。
這一突破也帶動公司業務結構升級,2025年上半年,南都電源通信與數據中心儲能板塊收入達18.90億元,同比增長34.09%,成為三大業務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板塊,印證了技術轉型的成功。
雙登股份:技術遷移催生百億級增長引擎
雙登股份的跨界路徑則聚焦于“技術復用與場景適配”的精準結合。作為通信儲能領域的龍頭企業,公司深耕高倍率放電技術十余年,其產品長期服務于5G基站等對供電穩定性要求嚴苛的場景。當AIDC興起后,雙登股份迅速發現通信儲能與AIDC備電的技術共通性——兩者均需應對瞬時功率波動,隨即啟動技術遷移,將成熟的高倍率技術轉化為AIDC專屬解決方案。

公司推出的磷酸鐵鋰電池解決方案,核心優勢在于“全場景兼容”與“高可靠性”。該方案可同時適配AIDC核心的HVDC(高壓直流)供電系統和UPS(不間斷電源)應急備電場景,放電倍率覆蓋1C-20C,既能以低倍率支撐數小時長時備電,又能以高倍率應對GPU集群瞬時功率沖擊,確保大模型訓練等關鍵任務不中斷。憑借這一差異化優勢,雙登股份成功敲開海外市場大門,拿下多個國際運營商數據中心的高壓鋰電訂單,實現“技術輸出+市場擴張”的雙重突破。
市場反饋直接體現在業績數據上:2025年中期財報顯示,雙登股份AIDC數據中心電池及系統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0.28億元,同比大幅增長113.1%;更值得關注的是,該業務以46.7%的營收占比首次超越通信基站業務,成為公司第一增長引擎。這一轉型成果背后,是其全球市場地位的支撐——2024年雙登股份在全球數據中心儲能市場出貨量占比達16.1%,穩居中國企業首位。
從行業視角看,南都電源與雙登股份的跨界成功并非個例,而是中國儲能企業集體突圍的縮影。在AIDC儲能賽道,技術創新與場景適配成為核心競爭力,前者通過材料革新突破性能瓶頸,后者依靠技術遷移快速響應市場。隨著AI算力需求持續擴張,這類“技術積淀+場景洞察”的轉型路徑,將推動更多儲能企業在AIDC領域實現突破,為全球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構建穩定高效的能源底座。 |